新华社青岛1月23日电 题:供需两旺!土味大集“圈粉”不停
新华社记者任军
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一些乡村大集消亡了,一些“土潮”大集却逆势“出圈”,不仅支撑起一户户普通人家的生计,还成为年轻人的另类新潮体验,也是外地人体验当地文化的一处新场所。
青岛西海岸新区,GDP超5000亿元的摩登新城。高楼林立的闹市中,从明代沿袭至今的灵山卫大集,仍保留着浓浓的渔村风情,一年到头红火非常。去年1月搬入新址后,大集面积更大、货品更有特色、交通更便利,销售额较搬家前猛增一倍。
步入大集,最直观的感受非“大”莫属,占地约3万平方米,500多个摊位密集分布,各色海鲜、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量大实惠。
这是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灵山卫大集。(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供图)
海鲜无疑是这个大集的主角。
从琅琊镇前来赶集的养殖户刘廷军是集上出名的“扇贝哥”。为了方便顾客,每次大集,他都会请10多名工人,用扁口的小锉刀将扇贝口撬开,将扇贝柱、扇贝裙边和扇贝黄加工分离,分开售卖。
1月15日,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灵山卫大集,工人将扇贝内的扇贝柱、扇贝裙边和扇贝黄加工分离。新华社记者任军 摄
“快过年了,生意非常‘中’!一货车扇贝,不到散集就全卖了。”刘廷军乐呵呵地说,来大集采买的多是吃海鲜的行家,货够新鲜、服务周到,才能在大集上做出名堂。
在一字排开的海鲜区域,陈姗姗和丈夫的摊位足有5米长,处于“黄金地段”。夫妻俩售卖刀鱼、黄花鱼、鲅鱼、加吉鱼、海螺等。腊月里生意好,陈姗姗的母亲也从老家吉林赶来帮忙。
1月15日,在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灵山卫大集,陈姗姗(右三)和丈夫(左二)在售卖海鲜。新华社记者任军 摄
“刀鱼怎么卖,老板娘?”
“15元一斤,今早3点进的货。看!比柴片还厚,新鲜得很!”
“给我来五条。”
凌晨去码头进货,天不亮就上集,一上午,陈姗姗几乎没闲着。“你看那几个空塑料箱子,里面装的鱼都卖完了。”她说。
除了海鲜,白嫩的手工海水豆腐、剥了皮的花生、带着泥土味的胡萝卜、水灵的胶东大白菜等一字摆开。热气腾腾的海鲜烩饼、香气四溢的羊汤、金黄酥脆的锅贴、新鲜出炉的无糖蛋糕、各色卤味等让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鲜的、干的、生的、熟的、吃的、用的……凭借货全、货俏、货真价实,大集圈粉无数。
家住周边的中老年人是赶集的传统主力军,如今这一队伍不断壮大:一些上班族爱上赶集的“乡土味”“松弛感”,通过逛吃休闲释放工作压力。看中大集“性价比”,不少大爷大婶专门从青岛市区拉着小便携车坐地铁跨区赶集。大集上,时不时还能遇到外地游客专门前来品尝海鲜烩饼,或是采购海鲜,实现“海鲜自由”。
大集的魅力不只在于“大”,更在于“暖”。
35岁的潍坊姑娘李菁几年前嫁到灵山卫,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由于脚受了伤不便外出打工,每逢开集,她就会支上摊,卖些老家的姜补贴家用。“集上人气很旺,腊月里一个集就能卖400多斤。大集管理方看我脚不好,给了我很多帮助。”
李菁所在的区域是大集上的一处爱心小集,残疾人、军烈属等有困难的人士卖些自产的农产品,摊位费会得到一定减免。
家住大集附近的67岁退休工人丁桂华,几乎逢集必赶。对她而言,赶集不仅是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承载着温暖的回忆。
“小时候家里姊妹4个,俺爹种了几棵葡萄树,每到大集就推着一车葡萄赶集卖货,挣了钱就会给我们扯块布、买个饼、割点肉,跟过年一样。”丁桂华回忆道,“赶集总能让我想起小时候的快乐。如今爹妈不在了,孩子们也忙,到集上转转,不光能买点自己爱吃的,还能和摊主唠几句嗑解解闷。”
新时代塑造新大集。
从前的乡村大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散集后垃圾遍地。如今的大集,算不得精致,却整洁卫生。
“我们整修了马路、改造了排水系统、改善了卫生条件、协调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灵山卫大集市场管理负责人刘福江说,如今的大集,买的人更有看头,卖的人更有赚头。
“我们正在建设数字化大集,未来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更精准地统计每天农副产品的销售量,更好指导周边农民和渔民的生产。”刘福江说。
一集连万家。大集折射出的,是传统集市经济旺盛的生命力,是赶集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烈期盼,更是基层政府对民生的尽心服务。
“尽管城区用地越来越紧张,但街道始终想把大集办下去、办出特色。百年大集的传统不仅能传承下去,还能为辖区灵活就业人员、周边居民提供一个谋生渠道。”灵山卫街道党工委书记张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