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6日電 題:魚水情——人民軍隊90年服務人民啟示錄
樊永強、吳琪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氣勢磅礴的旋律,唱出了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和力量源泉。
一切來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人民軍隊90年來從勝利走向勝利,始終與人民群眾魚水情深、血脈相連。
勝利之本,系乎民心
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兩張陳舊泛黃的信箋,見證著人民與軍隊的魚水深情。
?。保梗玻纺辏冈拢橙?,江西民眾慰勞前敵革命將士委員會負責人朱大楨,將南昌群眾捐獻的一萬銀元送到起義部隊手中。部隊當即為朱大楨開出收條。
起義部隊南下前夕,朱大楨又收到一封信。信中詳細說明了這些捐款的去向,以及對起義部隊南下作戰(zhàn)產生的巨大幫助。
“收條”和“回信”,成為“人民軍隊愛人民,人民軍隊人民愛”的永恒見證。
一部人民軍隊的成長發(fā)展史,就是一部為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奮斗史。
1927年10月下旬,腳磨起了血泡卻堅決不坐擔架的毛澤東,拄著拐杖宣布上井岡山的三條紀律中的一條就是:“不拿老百姓一個紅薯”。
從提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建立和鞏固紅色政權,實行土地革命,人民軍隊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
長征路上,紅軍遭受圍追堵截,多次身臨絕境,但始終秉持“救人民于水火、扶民族于既傾”的家國情懷。
聶榮臻元帥生前曾回憶說,問戰(zhàn)士為什么要當紅軍,他們都會回答“為了打土豪,分田地”“為了蘇維埃新中國”。
土地革命、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無論條件多么艱難、環(huán)境多么險惡,人民軍隊心里裝著的始終是人民的利益。
?。保梗矗茨?,毛澤東在一位普通戰(zhàn)士的追悼會上,以“為人民服務”為題發(fā)表了影響深遠的演講。這位戰(zhàn)士名叫張思德,是一名經歷過長征的紅軍戰(zhàn)士,犧牲在平凡的崗位上。從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人民軍隊矢志不渝的宗旨。
“這是我軍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在軍事專家羅援看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軍區(qū)別于其他軍隊的典型特質,也是我軍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的根本基礎,“也正是因為保持了這一屬性,人民軍隊才能在歷次重大考驗中贏得擁護和支持,并最終創(chuàng)造了歷史”。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
這是一首在戰(zhàn)爭年代流傳甚廣的民謠:“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親骨肉送他上戰(zhàn)場?!?/p>
?。梗澳陙砣嗣褴婈牭妮x煌征程反復證明: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是人民軍隊贏得戰(zhàn)爭勝利的可靠保障。
偉大的長征是軍民團結的壯麗畫卷。
長征前夕,贛南人民為中央紅軍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和軍費,包括稻谷84萬擔,被毯2萬多條,棉花8.6萬余斤,草鞋20萬雙,米袋10萬條,制造槍彈的銅8萬多斤,價值10萬元的藥品和150多萬元的軍費。
長征途中,紅軍先后經過了10多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成千上萬的民族兄弟加入紅軍的隊伍,各地人民共為紅軍各部隊籌集了上萬噸糧食,補充了約2萬人的兵員。
在抗日戰(zhàn)爭最為艱難的時刻,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寫下了著名論斷:“戰(zhàn)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
抗戰(zhàn)時期,中日雙方力量的對比不僅僅是軍力和經濟實力的對比,更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挺近敵后,放手發(fā)動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廣大人民群眾先后發(fā)明了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麻雀戰(zhàn)、水上游擊戰(zhàn)、交通破襲戰(zhàn)等,把侵略者陷于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抗日烽火中的人民軍隊也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不斷發(fā)展壯大??箲?zhàn)開始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只有5萬多人??箲?zhàn)結束時,人民軍隊已發(fā)展到120余萬人,民兵260萬人,根據(jù)地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所有這些,都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解放戰(zhàn)爭時期,解放軍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就以弱勝強,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800萬軍隊,通過土地改革充分發(fā)動群眾并依靠群眾是重要原因。
淮海戰(zhàn)役期間,近60萬名解放軍官兵的身后是500多萬支前百姓,戰(zhàn)場上幾乎每一顆子彈、每一發(fā)炮彈、每一粒糧食都來自百姓日夜不斷地運送。
人民心里有桿秤。在解放戰(zhàn)爭中犧牲的幾十萬名官兵,在戰(zhàn)爭中前赴后繼支前的上千萬百姓,為了夢想中的新中國,他們情愿走向戰(zhàn)場,情愿沖鋒陷陣,哪怕粉身碎骨!
新中國成立后,從抗美援朝到歷次邊境自衛(wèi)反擊作戰(zhàn),從抗洪搶險、抗震救災到跨區(qū)機動、聯(lián)合軍演,人民軍隊的每一次勝利出征的背后,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無私支援和全力支持。
“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從戰(zhàn)爭年代到和平時期,這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被人民與軍隊之間的深厚情誼和血肉聯(lián)系所不斷驗證。
愛我人民愛我軍
不久前,一段18秒的視頻收獲網友海量點贊:抗洪之后,官兵撤離,群眾卻緊追前行的車輛,不斷將手中的慰問品送給子弟兵……
洪災震災,火情疫情,和平年代的每一次災難,都是人民子弟兵出征的命令。從1998年抗洪搶險到2003年抗擊“非典”,從2008年抗震救災到抗擊臺風、洪澇、風雪災害,只要人民有難,子弟兵就義無反顧、奮不顧身!
每年夏天,人民子弟兵在抗洪一線都為災區(qū)留下了一個個“最美背影”“最美睡姿”“最美雙腳”……
災難面前,人民心中有一種希望叫做“人民子弟兵”;危急關頭,軍隊有個不變的傳統(tǒng)叫做“軍民魚水情”。
一座座“八一希望小學”在革命老區(qū)和長征路上拔地而起,一片片“軍民共育國防林”在大漠戈壁防風固沙,一支支軍民聯(lián)合護邊隊活躍在邊疆海島,一件件惠軍利民解兵憂的實事好事落地生根……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隊緊貼強國強軍時代要求,聚焦能打勝仗服務部隊戰(zhàn)斗力提升,扎實做好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大文章,形成了軍地協(xié)調行動、攻堅克難、眾志成城的生動局面。
——國家出臺軍人隨軍家屬就業(yè)安置、傷病殘退休軍人住房保障、維護國防利益和軍人軍屬合法權益等辦法,形成了上下銜接的擁軍優(yōu)屬政策法規(guī)體系;
——各地各部門著力做好轉業(yè)干部安置、隨軍家屬就業(yè)、退役士兵職業(yè)技能培訓等工作,下大力解決退役士兵安置遺留問題;
——部隊和有關部門積極協(xié)調,在機場、高鐵、鐵路、公路、銀行等服務窗口,普遍開通“軍人依法優(yōu)先”綠色通道;
——軍民融合方面改革邁出實質性步伐,加強對軍民融合發(fā)展集中統(tǒng)一領導,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發(fā)展格局;
……
“難得舉城作一慶,愛我人民愛我軍。”
歷史已經證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歷史還將繼續(xù)證明,在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途上,人民子弟兵與全國各族群眾,一定會譜寫出軍政軍民團結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