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7月11日電 題:走向海洋強國 看中國海洋新航程如何提速——第14個中國航海日巡禮
新華社記者王攀、吳濤
11日上午9時,“海巡0925”船的汽笛聲在湛江港的深海長空之間回旋了整整一分鐘,以此迎接我國第14個航海日的到來。
從海洋經濟持續(xù)向好,到海洋科技不斷突破;從科考船只馳騁大洋,到重大裝備推陳出新……在走向海洋強國的新航程上,中國航海人正不斷提速前行。
多船并發(fā)探海 高端裝備獲突破
7月11日,“海洋六號”正在西太平洋海域上疾駛。迄今為止,這艘科考船已連續(xù)8年執(zhí)行深海大洋科考任務,曾奔赴南極,在冰天雪地中完成多項科考突破。
“海洋地質調查是海洋研究的基礎領域之一。應用高新技術,能大幅提升調查能力,取得突出的調查成果,提升我們對海洋的認知和理解。”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副總工程師王宏斌說。
如今,“多船并發(fā)探海,全年無休戰(zhàn)風浪”已是中國科考船的真實寫照。航行在全球各個海域的中國海洋科考人員,已成為人類海洋探索的“急先鋒”。
5月24日,“探索一號”科考船返回三亞,標志著中國“南海深部計劃”西沙深潛航次圓滿結束。82歲高齡的汪品先院士三次下潛,帶領隊伍在南海首次發(fā)現“冷水珊瑚林”和新的冷泉活動噴口。
5月18日,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船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huán)球海洋綜合科考任務,航程達到3.86萬海里。
4月21日,經過長達165天、3.8萬多海里的風雨兼程和冰雪考驗,執(zhí)行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凱旋,在短暫的休整后,它將再次出發(fā),執(zhí)行中國第9次北極科學考察。
今年以來,全球各海域里,還能看到“向陽紅10”“實驗3”“科學號”“大洋一號”等諸多科考船的身影。今年下半年開始,還將有“海洋地質八號”“海洋地質十號”等更多科考船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科考船搭載的高新深海裝備,正在改變中國的海洋調查模式。同一類型潛水器集群作業(yè)、不同類型潛水器協同作業(yè)以及潛水器與船載常規(guī)設備復合作業(yè),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深海遠洋調查作業(yè)中。
好戲還在后頭。我國企業(yè)和科研機構正持續(xù)加快高端海洋裝備領域的追趕步伐。從萬噸巨輪到深海載人潛水器,從水下機器人到鉆井平臺,各類“重器”“利器”正在蓬勃發(fā)展。
大的如“鯤”: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船“天鯤號”已成功完成首次試航。小的如“艇”:特種無人艇在南極科考活動中獲得成功應用,標志著中國的智能無人艇技術已能滿足海洋測繪大部分應用需求。
結構優(yōu)化體量增 “遠洋”“深?!眴⑿鲁?/font>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預計,今年夏天,該公司將有10艘以上商船穿越北極航道。
“經過極地航行實踐,中國商船進行了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提升了企業(yè)競爭力,圍繞商船極地航行實踐獲得了豐碩成果?!敝袊胶W會海洋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趙慶愛表示。
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進軍的新航程上,海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正成為中國海洋事業(yè)發(fā)展的充沛動力。2017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已達77611億元,與此同時,海洋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yōu)化。
遠洋漁業(yè)結構調整加快。當前,我國公海作業(yè)漁船數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來自農業(yè)農村部的信息顯示,到2020年,全國遠洋漁船總數將穩(wěn)定在3000艘以內,漁船專業(yè)化、標準化、現代化程度顯著提升,并將培育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遠洋漁業(yè)企業(yè)。
海洋電力勢頭良好。今年4月,可抗16級臺風的海上風電施工的“利器”——1600噸深潛坐底多功能風電工程船在廣州南沙交付,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顯示出海上風電產業(yè)基礎越來越雄厚。
此外,被視為海洋高精尖產業(yè)代表的海洋生物醫(yī)藥也快速增長,產業(yè)集聚逐漸形成。全國海洋生物醫(yī)藥業(yè)2017年實現增加值3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1%。
“航海日”日漸紅火 “向海而興”入人心
今年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航海新時代,絲路再出發(fā)”。在上海國際客運中心碼頭,中國航海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暨艦船開放日、鳴笛掛滿旗儀式火熱舉行。如今,這座國際航運中心正在積極謀劃提升其在全球的話語能力。
無獨有偶。坐擁千年商業(yè)大港廣州港的廣州市,也在積極發(fā)展國際航運能力,朝著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發(fā)力。到2020年,廣州將完成港航相關項目投資1000億元。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陸海統(tǒng)籌,建設海洋強國。海洋經濟的發(fā)展、海洋科技的突破,背后是全社會海洋意識、海洋文化的深入與提升,這是最值得高興的?!敝袊Q蟀l(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徐志良說。
在今年的中國航海日期間,從上海到昆明,一系列海洋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在中國偉大航海家鄭和的故鄉(xiāng)昆明,以紀念鄭和以及中國航海日為主題的國際文化旅游活動將連續(xù)舉行4天。在廣東,一批志愿者受邀到湛江海事局參與航海日活動,感受漢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航海歷史文化。
今年7月,國際海洋科普聯盟在青島成立并啟動運行,聯盟將搭建全球范圍的海洋知識交流、討論、傳播和共享平臺,推動海洋科學知識的普及,促進更多民眾認識海洋、關心海洋。
“我深刻地感到,現在從事海洋工作和服務于國家海洋發(fā)展建設的人已不是‘小眾’,海洋文化的積淀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深度融合,將結出燦爛的強國文化之果,引領世界文化潮流。”徐志良說。
相關閱讀
-
焦點科普:航海日,你所應該了解的大海
聯合國資料顯示,世界上平均每5個人中就有兩人生活在沿海地區(qū),每7個人中就有3人依靠海洋和沿海資源為生。2016-07-11 15:24:52
-
中國航海日:建安全高效綠色航運 助海上絲路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國航海日活動組織工作委員會2016年7月11日。2016-07-11 07:57:05
-
第13個中國航海日聚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交流
交通運輸部10日在浙江寧波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11日在寧波舉行的第13個中國航海日的主題是“船·港·人——互聯互通”,聚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交流。2017-07-10 19:24:14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