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涼山深處有“黃金”  
2020-11-25 10:43:2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成都11月25日電 題:涼山深處有“黃金”

  新華社記者吳光于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1)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阿尼米村,夏紀毅(中)陪著村民吉克阿作的孩子走在村里的小路上(8月14日攝)。夏紀毅是單身母親吉克阿作的5個孩子的“干爸”,對孩子們學習生活的關心無微不至。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初冬時節(jié),四川大涼山迎來傳統(tǒng)的彝族新年。四川省近日宣布該省最后7個貧困縣“摘帽”,7個縣全部在涼山彝族自治州,這個好消息讓今年的彝族年更顯喜慶。

  好不容易盼來假期的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黨委副書記夏紀毅卻沒閑著,這幾天他帶著鄉(xiāng)親們做出來的“黃金茶”,跑到一家知名企業(yè)談產業(yè)合作。

  “到涼山掛職搞脫貧攻堅快三年了,我的使命即將告一段落。下一步要接續(xù)鄉(xiāng)村振興,必須把產業(yè)做大做強,就算幫扶隊走了,產業(yè)還能良性運轉?!毕募o毅說。

  來自西南醫(yī)科大學的教師夏紀毅年紀不大,卻早已生出白發(fā)。過去三年,他與家人聚少離多,錯過了一次又一次孩子的開學典禮,用辛勤的汗水,在大涼山深處為老鄉(xiāng)們留下了一片“黃金”。

  龍溝鄉(xiāng)平均海拔2450米,最高處達到3200米,常年被云霧籠罩。鄉(xiāng)政府離縣城70多公里,山路崎嶇,去一趟縣城得三個小時。老鄉(xiāng)們祖祖輩輩靠種玉米、蕎麥、土豆為生。

  “在學校的時候,我一直研究黃芩,來到這里之后,就思考怎么將專業(yè)知識運用到脫貧攻堅上。”夏紀毅說。在做足理論與市場調研后,他制定了走黃芩產業(yè)脫貧的路子。利用專業(yè)優(yōu)勢,他先后申請到西南醫(yī)科大學和涼山州科技局的項目資金,2018年初開始了科技扶貧試種。

  然而大山深處的老百姓思維傳統(tǒng)而固執(zhí),要讓他們改種黃芩,困難重重?!爸荒芎彤數氐母刹恳黄鹨粦粢粦舻刈龉ぷ鳎袝r候苦口婆心說好了,過一晚群眾又反悔了,還得再去?!毕募o毅說。

  阿尼米村村民吉克阿作是一個單親母親,自從丈夫去世后,她獨自拉扯5個孩子,生活過得異常艱辛。經過夏紀毅反復上門勸說,她同意將家里4畝多地試種黃芩。

  黃芩種植不需要投入太多人力管護,特別適合吉克阿作這樣缺乏勞動力的家庭。當年黃芩畝產達到920斤,每畝收益3220元。

  去年,夏紀毅從《本草綱目》中找到黃芩葉制成“黃金茶”的記載,興奮不已?!斑@意味著我們的產業(yè)鏈能繼續(xù)延伸!”他找到雅安蒙頂山的資深茶人,通過近4個月研制和不斷地試驗,摸索出用黃芩嫩葉制作白茶、紅茶、綠茶的各種工藝,這讓黃芩的畝均收入提升到5000元。這樣一來,龍溝鄉(xiāng)的集體經濟純收入再增加20余萬元,累計達到60余萬元。

  截至目前,龍溝鄉(xiāng)已建成250多畝的高海拔黃芩種植基地,直接帶動100余戶近600名貧困人口脫貧,1000多名非貧困人口增收?!叭陹炻殻沂冀K對工作保持著敬畏,不曾懈怠,與當地百姓朝夕相處,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三年幫扶工作接近尾聲,他在朋友圈里寫道。

  夏紀毅告訴記者,在龍溝鄉(xiāng),黃芩在高海拔土地上頑強生長。而他的身后,還有千千萬萬的扶貧干部,突破了自己的極限,在貧瘠之地種出了“黃金”,不斷超越自我,創(chuàng)造奇跡。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2)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的“黃金茶坊”,夏紀毅(左二)指導在此工作的當地彝族百姓如何將新采摘來的黃芩芽葉挑選后制作“黃金茶”的第一步工序——萎凋(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3)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阿尼米村,村民吉克阿作(左一)與孩子們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100平方米的新居前拍攝合影(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4)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金野以匹村小葉坪社境內的海拔2850米的波火爾且高山坡地上的黃芩種植基地,來自西南醫(yī)科大學的夏紀毅(右二)和該校派出的駐村工作隊員俄且莫機(左一)為當地彝族群眾講授黃芩種植和采摘技術(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5)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的“黃金茶坊”,夏紀毅查看包裝好的黃芩茶成品(8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6)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阿尼米村瓦西社的黃芩種植基地,17歲的石扎里布在采摘黃芩芽葉(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7)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金野以匹村小葉坪社境內的海拔2850米的波火爾且高山坡地上的黃芩種植基地,夏紀毅(右)為當地彝族群眾講授黃芩種植和采摘技術(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8)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位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的“黃金茶坊”, 夏紀毅(左)指導在此工作的當地彝族村民吉克爾日制作“黃金茶”(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鄉(xiāng)村振興·圖文互動)(9)涼山深處有“黃金”

  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龍溝鄉(xiāng)阿尼米村,夏紀毅去看望村民(8月14日攝)。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涼山深處有“黃金”  -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678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