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游牧”到“定居”的變遷——新疆帕米爾高原深處柯爾克孜族牧民搬遷記
2018-06-03 18:59:12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3日電 題:從“游牧”到“定居”的變遷——新疆帕米爾高原深處柯爾克孜族牧民搬遷記

  新華社記者阿依努爾、宿傳義、江文耀

  身后是遠(yuǎn)去的故鄉(xiāng),前方是不確定的未來,當(dāng)木爾扎·朱馬踏上裝滿家什的皮卡車,離開帕米爾高原深處的家時,這位1米85的高原漢子,將深紫色的面頰藏在帽檐里,忍不住流下了淚。

  去年9月,作為第一批搬遷戶,木爾扎·朱馬和牧業(yè)點其他4戶牧民一起搬遷下山,在南疆阿克陶縣的縣郊安置點定居了下來。

  木爾扎·朱馬是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xiāng)喀拉塔什其木干村牧民,從出生起,他就隨著父母,在海拔4100米的鐵日孜窩孜牧業(yè)點轉(zhuǎn)場游牧,度過了生命里的50個年頭。

  “鐵日孜窩孜”在柯爾克孜語中的意思是“難覓之境”。這里,距村委會30公里,年年修路年年被山洪沖毀,牧道崎嶇難行。一直以來,沒有電、沒有路、沒有通信訊號,人們過著原始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燒牛糞取暖、靠驢馬代步……

  南疆四地州是國家確定的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之一,帕米爾高原則是南疆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骨頭”,這里海拔高、自然環(huán)境惡劣、災(zāi)害頻發(fā),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推進難度極大。易地扶貧搬遷,成了改變帕米爾高原牧民生活的必由之路。

  在帕米爾高原深處,有逾萬柯爾克孜族牧民和木爾扎·朱馬一樣,被大山阻斷發(fā)展之路,他們將在2020年前分批走出深山,定居平原,告別千年游牧生活。

  對于木爾扎·朱馬而言,故土難離的情結(jié)和擺脫貧困的渴望一樣強烈。剛開始,他對易地扶貧搬遷計劃很是抵觸,不愿下山。他說:“在這里生活了大半輩子,每天走出氈房,看見成群牛羊,心里才會踏實。下了山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事,有點害怕。”

  這種想法,在他見到山下安置點的那一刻突然改變。

  阿克陶縣在距離城郊13公里的毛大灣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示范園建立占地近14萬平方米的大型社區(qū)——昆侖佳園,不僅統(tǒng)一建好了住宅樓,還配套建設(shè)了幼兒園、小學(xué)、綜合服務(wù)中心、商鋪、文化廣場等設(shè)施,從帕米爾高原四個山區(qū)鄉(xiāng)鎮(zhèn)搬遷來的牧民將在這里得到免費安置。

  木爾扎·朱馬在昆侖佳園分得了一套80平方米的安置房。從氈房一下子搬進樓房,他感到一陣“幸福的眩暈”,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

  去年,木爾扎·朱馬21歲的兒子也在當(dāng)?shù)卣块T組織下,到福建的一家制鞋廠務(wù)工,每個月有3500元收入,兩個月前,他給家里寄了1.5萬元,這讓第一次有了存款的木爾扎·朱馬高興了好一陣子。最近,他的小兒子也成為護邊員,每個月有2600元的固定收入,家里捉襟見肘的日子徹底改觀。

  同時,木爾扎·朱馬還在家附近申請了一座免費蔬菜大棚,第一次嘗試種菜。剛剛從牧民“變身”農(nóng)民,他顯得有些無所適從,甚至什么時候澆水、施肥、滅蟲,都要一項項向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干部請教。看到長勢還算不錯的豇豆,讓他對自己身份的轉(zhuǎn)變增添了幾分自信。

  為了解決牧民最掛心的牲畜代牧問題,阿克陶縣正實施“十戶聯(lián)牧”模式——把有限的牲畜進行整合,動員群眾成立以家族、鄰里、合作社為單位的中小型聯(lián)牧或聯(lián)耕體系,實現(xiàn)規(guī)?;F(xiàn)代化畜牧或耕種,釋放富余勞動力,讓更多牧民能夠安心外出務(wù)工或移民安置。

  最近一年,做了21年喀拉塔什其木干村村支書的艾薩·麥麥提居麥每天都忙著給當(dāng)?shù)啬撩褡鏊枷牍ぷ?,動員他們搬遷。看著相互依靠的鄰里一戶戶搬遷下山,聽到他們在山下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心里滿是成就感。

  “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但新生活總要經(jīng)歷‘陣痛’,我相信大家都會慢慢適應(yīng)?!卑_·麥麥提居麥信心滿滿。

+1
【糾錯】 責(zé)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guān)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退耕還林20年 延安大地譜新篇
退耕還林20年 延安大地譜新篇
意大利慶祝共和國日
意大利慶祝共和國日
“安格爾中國之旅”移師杭州
“安格爾中國之旅”移師杭州
開心減壓迎高考
開心減壓迎高考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29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