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導細胞(玫紅色)引導造血干細胞(紅色)歸巢進入血管微環(huán)境。
共聚焦顯微鏡活體觀察造血干細胞歸巢。
科研人員觀察斑馬魚。
潘巍峻和他的部分90后隊員。
剛剛過去的11月,42歲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潘巍峻迎來其科研生涯的“高光”時刻——帶領研究團隊歷時6年,破解了一個公認的世界級科學難題,在國際上首次揭秘新生造血干細胞在活動物體內的歸巢全過程,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
《自然》雜志高級編輯兼團隊帶頭人Natalie Le Bot給出這樣的評價:“他們的研究,史無前例地揭示了造血干細胞是如何在活動物體內實現(xiàn)歸巢的?!敝袊茖W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李林則告訴記者,“這一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是細胞命運可塑性研究在活動物體的一項成功嘗試,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借鑒意義?!?/p>
令人驚訝的是,做出這一成果的科研團隊,其平均年齡只有27.2歲。在11月舉行的成果發(fā)布會上,潘巍峻公布了他事先算好的這一數(shù)字,并頗為自豪地曬出了團隊合影,上面洋溢著笑容和朝氣,“請大家看,這就是我和我的90后們!”
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潘巍峻說,他的身邊能夠凝聚這樣一批90后很讓人欣慰,“學術研究本身是一種值得回味的歷程,其本質是對未知世界懷有興趣,即便百轉千折,始終不失勇氣、執(zhí)著與冷靜。而這些年輕人身上有這些特質?!?/p>
鳳凰只有回到自己棲居的梧桐樹,才能行使其使命
走進潘巍峻位于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院的實驗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紙條,黃色紙條寫著實驗魚的出生日期,紅色紙條提示“多喂食”,白色紙條則寫著實驗數(shù)據,這些琳瑯滿目的記錄之中,藏著一個和人們生活并不遠的關鍵詞:造血干細胞。
所謂造血干細胞,是指血液系統(tǒng)中的“始祖細胞”,或者稱為“萬能細胞”。其神奇之處在于,造血干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可以分化成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各個類型細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血液、免疫和腫瘤等疾病的治療。
中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生導師景乃禾告訴記者,造血干細胞是最早應用于臨床治療的一種干細胞。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白血病,這類疾病大部分原因歸根溯源就是造血機能出現(xiàn)障礙,隨著干細胞移植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白血病有望不再是人人聞之色變的“血癌”。
不過,這一切的前提是,造血干細胞的正確“歸巢”。
所謂“歸巢”,是指造血干細胞在循環(huán)中游走,尋找其最適宜的微環(huán)境的過程,而只有尋找到自己的“家”,干細胞才能有效地發(fā)揮其功能。潘巍峻打了個比方,“就好像鳳凰只有回到自己棲居的梧桐樹,才能行使自己的使命與功能。”
不過,有關造血干細胞如何歸巢,科學上知之甚少。
景乃禾說,骨髓移植通常會從供髓者中獲取幾千萬個細胞,這其中,造血干細胞約有幾百萬個,而真正成功歸巢的造血干細胞則更少,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細胞浪費。
換句話說,一旦理解了造血干細胞的“歸巢”過程,就不再需要抽取如此眾多的細胞,可大大提升骨髓移植效率。
也因此,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血液科副教授陳彤第一次聽到造血干細胞歸巢成果的消息,“非常驚喜”,她希望這項成果能盡快應用于臨床,“先導細胞可以為造血干細胞歸巢打開方便之門,這預示著今后可能在臨床上大幅提高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成功率?!?/p>
這也是為何潘巍峻團隊要研究這一問題。
如果只會緊跟熱點,無非是重新證實別人的重要性
目標已經明確:就是要摸清楚造血干細胞這只“鳳凰”的“歸巢”路線,以及其停留位置和時間的規(guī)律。
這其中的難點在于,造血干細胞“回家”是一個時間、空間跨度都相當大的生命過程,已有的生物學研究系統(tǒng),都難以做到在宏觀和微觀水平同時解析該過程。
用潘巍峻的話說,顯微鏡只能解決“顯微”的問題,但生物體的生命過程是個宏觀現(xiàn)象,這一點又如何解決呢?
“這就好比上海的人民廣場堵車,并不是在人民廣場上架兩臺攝像頭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利用衛(wèi)星等手段,對周邊的交通狀況進行連續(xù)監(jiān)測,有了宏觀數(shù)據后,再聚焦堵車的重點區(qū)域,研究對策?!迸宋【蛄藗€比方。
他們決定先從研究方法上著手,摒棄傳統(tǒng)的研究系統(tǒng)。
這是一套全新的、可完整解析體內造血干細胞歸巢全過程的研究體系,屬于潘巍峻團隊首創(chuàng)——采用可變色熒光蛋白,建立造血干細胞標記系統(tǒng),在高分辨率共聚焦熒光顯微鏡下,可從宏觀到微觀,生動呈現(xiàn)出新生造血干細胞歸巢全過程。
“這很大膽,沒有人這么做過?!?9歲的博士生薛文志,是這項研究成果的共同第一作者,也是潘巍峻回國后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在他出生的年代,科學界就已經對造血干細胞進行研究,并有過多次進展報道。最初他也和團隊其他成員一起,沿用傳統(tǒng)方法,反復嘗試,但最終無果。
事后他感慨道,“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尋找一個新的突破口,逐步得出新的結論,建立自己的研究體系,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盡管,這個過程很是坎坷?!?/p>
“走前人沒走過的路,必須冒險,這在科學探索上無可避免?!痹谂宋【磥?,倘若只做繼承過去的課題或者只會緊跟學術熱點,到最后無非是重新證實別人的重要性,缺少科學探索的意義。
在早些年,潘巍峻的研究方向偏重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后期才涉獵遺傳學和血管生物學研究,他自謙對于造血干細胞是個“門外漢”,“但也許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從一開始,我們就勾畫要有一個宏觀的研究視野,這正是和一些國外實驗室‘從局部來推測整體’理念的最大不同?!?/p>
他告訴記者,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雖然會遭遇困難,但只要科學問題方向沒問題,也符合社會倫理,借助一定的研究資源和條件,就有機會去發(fā)現(xiàn)新事物。
“這是一個需要勇氣且很有意思的過程?!迸宋【f。
等待已久的成果呈現(xiàn)在面前,就像追了很久的女孩突然說她也喜歡你
斑馬魚,是潘巍峻團隊選擇的實驗對象——一種脊椎動物,其神經系統(tǒng)、心臟、腎臟以及主要造血組織,都和人類十分相似,而且,其胚胎全身透明便于觀察。潘巍峻率領科研團隊,把斑馬魚尾部造血組織中造血干細胞停留的時間和空間規(guī)律解析了出來。
最終,這支團隊發(fā)現(xiàn)了造血干細胞歸巢停留具有“熱點區(qū)域”,“造血干細胞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具有歸巢能力,而且歸巢之后很活躍,忙著分化增殖,顧不上在‘家’休息?!?/p>
令人驚喜的是,他們還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一種全新的微環(huán)境細胞,并將其命名為“先導細胞”——就像去蘭心大戲院看戲,先要買票,如果去晚了,查票員會先驗票,打著電筒引導你到座位后再離開。先導細胞就像這個查票員。
有人將這些成果,形容為對造血干細胞“回家”之路的高清“直播”。但為了這場“直播”大戲,科研人員搭建舞臺、訓練演員歷時6年,背后是對造血干細胞停留位置和時間的大量統(tǒng)計、計算、分析,以及數(shù)不清的日日夜夜。
正如Natalie Le Bot所說,“完成這項出色的工作依賴于對基礎研究的長期投入。”
最初,潘巍峻并不確定“路究竟在何方”,有時也懷疑“自己是否膽子太大了”:那是2014年,團隊遇到用什么成像手段來解析歸巢過程的問題,這需要大量對照和重復實驗。
這一做,就是一年半的時間。
回憶起那段時光,薛文志說,“太難熬了,甚至想放棄!”由于建立成像系統(tǒng)時,沒有考慮到光毒性,實驗結果大多是一些假象,他們總覺得有些什么不對勁,掙扎了三四個月,最后決定改進實驗條件。
直到2015年,才開始出現(xiàn)轉機??蒲袌F隊第一次在活體內觀察到了造血干細胞的行為,眼前的景象“非常生動”。
薛文志記得,當時整個團隊為之振奮。仔細研究后,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最新的景象和傳統(tǒng)文獻里的描述“大不一樣”,這讓他們更加欣喜。
“當?shù)却丫玫某晒尸F(xiàn)在你面前,就像是追了很久的女孩子,你向她告白時,驚喜地聽到,她也喜歡你,這是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瞬間。”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薛文志給出這樣一個比喻。
接下來又是3年的實驗,反復驗證。2017年年末,潘巍峻團隊向《自然》雜志投了論文,從投稿到接收僅用了6個月。
“這樣的知遇,只有中國才有”
不同于人們對90后的某些刻板印象,潘巍峻對團隊里這些年輕人的評價是“特別能吃苦,超級拼”。
干細胞一個小小的“回家”行為,異常復雜,科研人員通過儀器設備所看到的,既有真正的“回家”,也有假象的“路過”。90后團隊去偽存真,總結出一個規(guī)律,即只有那些停留30分鐘以上的,才能稱其為“回家”或者“歸巢”。
這就需要長時間持續(xù)地觀察。實驗趕進度時,潘巍峻和他的3位博士生即此次論文的3位共同第一作者李丹彤、薛文志和李美“三班倒”:有人負責白天,有人負責從深夜盯到凌晨,有人則從凌晨爬起來負責盯到太陽曬到頭頂,“每天只睡4到6個小時,就連走路也在全速開動腦筋”。
“要保護他們對科研的興趣,還有熱情,在此基礎上建立信心,最終堅定攻克問題的信念?!迸宋【嬖V記者,正如“先導細胞”一樣,導師也有“導”之義——不是代替學生完成每一件事,而是用正確的方式引導他們去獨立思考,團結協(xié)作,敢于為科研獻身。
頗為有趣的是,潘巍峻將這些年始終不言放棄的科學研究歷程,也稱之為一種“歸巢”。
他的科研經歷始自上世紀90年代,在華東理工大學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后,1999年進入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學習,2005年起留學美國,先后在耶魯大學和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從事博士后工作。2012年,時隔7年他再次回到中科院。
至今,潘巍峻都很懷念,2012年年初回國的那段日子。那時,他經常為這樣一個問題輾轉反側:如果科學研究要做30年,在起點處,應該做什么?
那一年,他才36歲。
他把目標鎖定在“造血干細胞歸巢”這項研究上?;貒?,他的實驗室剛起步就得到了支持。不僅如此,在他帶領90后團隊的背后,還有一支資深的科學顧問。
潘巍峻向記者反復提到一句話,“這樣的知遇,只有中國才有?!彼f,科研其實是無數(shù)個普通日夜的積累,科研人員要做的是沉下心來,在不斷地摸索中前行。而這,需要一個好的科研環(huán)境。
他感慨道,人的命運、行為、使命,與細胞常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每進入一處新的環(huán)境,就會接觸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機會、很多知識與信息,并逐漸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最終找到特定的位置施展才能——這就像體內的造血干細胞類群定向分化,最終形成行使特定功能的成熟細胞,實現(xiàn)人生的“歸巢”。
潘巍峻自認為幸運的是,他最終完成“歸巢”所在地,是生他養(yǎng)他的祖國。(記者 邱晨輝)
本文圖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yǎng)與健康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攝影聯(lián)盟提供
-
大數(shù)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