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 為了追夢 我們去往外面的世界
很久以前 為了回家 我們跨越萬水千山
1995年,廣州火車站的打工妹。(新華社記者 陳學思 攝)
春運 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
沉沉轟隆 陪伴過我們回家的記憶
滾滾人流 交織出一個變革的中國
1992年,廣州火車站進入春運高峰期,各候車室全部爆滿,只好在火車站廣場上設立臨時候車區(qū)。(新華社記者 潘家珉 攝)
1949年 中國能夠維持通車的鐵路僅1.1萬公里 沒有機車制造業(yè)
改革開放解放了中國人員流動的限制 人們選擇離鄉(xiāng)務工 求學
1994年,春運旅客輸送量突破十億人次,成都緊急增開長途直達汽車疏散春運客流。(新華社記者 陳燮 攝)
2004年,在廣州火車站登上返鄉(xiāng)列車的乘客通過車窗向外張望。
回家 是一種幸福
2013年,長沙火車站售票窗口前,工作人員告知一位女士當年2月14號長沙至廣州的臥鋪還有余票后,這位女士難掩喜悅。(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
回家 是一場“戰(zhàn)役”
2005年春運,一位旅客準備往火車上搬運行李。
回家 對中國人來說 是一種信念
回家的腳步越來越快
2007年 全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
2010年 武廣高鐵廣州南站啟用 春運進入高鐵時代
2010年春運期間,旅客在廣州南站站臺準備乘坐高速列車。(新華社記者 丁勇 攝)
2017年 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開通?
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命名儀式在北京舉行。(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年復一年 追夢的我們創(chuàng)造了外面的世界
也改變了中國
2018年3月21日,一列動車組列車行駛在西成高鐵陜西漢中洋縣段。新華社發(fā)(唐振江 攝)
回家的路變短了 也變暖了
不變的 是我們追夢的身影和團圓的信念
上圖:1984年春節(jié)期間,在石家莊火車站,工作人員為過往旅客送開水。(新華社記者 趙連升 攝);下圖:2016年,南昌鐵路局福州客運段列車工作人員廖輝為一名小乘客送去熱水。(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上圖:1982年,榮獲鐵道部流動優(yōu)勝紅旗的呼和浩特至北京89/90次列車,在春運期間熱情為旅客服務。(新華社記者 白斯古郎 攝);下圖:2018年春運期間,乘客在重慶至成都G8510次列車上用手機支付購買小吃。(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019 致追夢人 致遠方和故鄉(xiāng)
出品:孫志平
監(jiān)制:米立公 樊華
策劃:李杰
編導:王冰笛
攝像:吳魯 霍思穎
剪輯:王冰笛 金世超(實習)
新媒體編輯:王梁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