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4月24日電 題:浩瀚星空下,哨塔就是家——走近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夫妻哨”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吳光于
仰望浩瀚星空,對于30歲的孟宴瑋來說,并不是詩意的浪漫,而是他與自己的事業(yè)對話的一種方式。
4月20日22時41分,我國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第44顆北斗導航衛(wèi)星。孟宴瑋也圓滿完成了他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西昌觀測站第61次為火箭測速的任務。
跟蹤火箭的“面壁者”
孟宴瑋是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西昌觀測站的伺服崗位操作手——一位名副其實的“技術宅”。他駐守的觀測站坐落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城南一隅,距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發(fā)射塔約100公里。遠遠望去,那里與一座普通的居民樓似乎沒有什么兩樣,卻關乎著火箭是否步入正軌、速度是否正常等重要數據的監(jiān)測和記錄。
每當火箭升空,長長的尾焰會照亮漆黑的夜空。當人們歡呼雀躍,正是孟宴瑋最緊張的時刻。
每當有發(fā)射任務,他都會提前4個小時來到機房。火箭升空后,他便在這里通過精密的雷達設備觀察顯示屏上的各種數值和坐標變化,記錄火箭的速度和軌跡,并將整合的數據發(fā)回中心站。
“光學跟蹤正?!薄袄走_跟蹤正常”“火箭速度正?!薄@些口令對孟宴瑋來說,是最振奮的沖鋒號,也是最有力的進行曲。每一次火箭升空,對它的追蹤會從西昌一直持續(xù)到宜賓、貴陽、渭南……直到遠望號。
在沒有發(fā)射任務的時候,孟宴瑋在哨塔里每天的工作就是進行設備的維護。
他每天7點起床,開始打掃衛(wèi)生、做飯。8點準時到機房檢查設備,在觀測點周圍巡邏,配合主站做維護,日維護、周維護、月維護、換季維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
孟宴瑋說,自己常常能體會到科幻小說《三體》中“面壁者”的心境。
繁星之下的“夫妻哨”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觀測點,卻24小時不能離人。他和妻子劉青梅已經在這里度過了兩年幾乎足不出戶的時光。大門之外,美麗的邛海濕地近在咫尺,西昌城的繁華也觸手可及,可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最近,隨著孩子的出生,妻子的母親也來到觀測站幫忙,安靜的哨塔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氣息。
劉青梅說,當初別人介紹對象時,聽說是個從事航天工作的,覺得“好酷炫啊”,后來結了婚,來到了西昌,才發(fā)現“好吧,原來是這樣啊?!?/p>
到西昌觀測站之前,他們曾經一起駐守在偏遠的袁家山。一座外表看上去如同一座水塔的建筑,其實是一座為航天測控提供信號、對設備進行校準的“標校塔”。
他們在深山里不見人煙,還不時受到蛇蟲的侵擾。78米高的“標校塔”相當于26層樓高,每天,孟宴瑋都需要爬354級鐵梯上到塔頂。當他需要下山到設備上工作時,爬上塔頂、切換電源的任務就落在了劉青梅身上。
“我懷孕6個月的時候還爬上去過?!逼拮有χf起那段最艱苦的日子時,臉上盡是自豪的神情。
在整個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像孟宴瑋這樣從事測量工作的有上千人,而像西昌觀測站這樣的“夫妻哨”也有很多。他們既是相依為命的家人,更是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共同抵御著孤獨,也一起履行著航天人的職責。
從未親眼見過火箭升空的航天人
作為航天人,孟宴瑋卻從未親眼看過一次火箭升空,甚至連尾焰都沒有看到過。
孟宴瑋說,這些年他習慣了對著數字曲線想象火箭起飛的姿態(tài)?!澳欠N宏偉雖然說沒有親眼見過,但我充滿了自豪。”
“在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的12年,我見證了國家航天事業(yè)的騰飛。2007年發(fā)射嫦娥一號我擔任的是勤務保障,2010年發(fā)射嫦娥二號時我已經在技術崗位上,2013年我見證了嫦娥三號的升空,2018年我見證了嫦娥四號探測器升空?!彼鐢导艺涞卣f起自己經歷的任務。
每次發(fā)射任務過后,孟宴瑋第二天必讀新聞,細細品味凝聚著自己微小貢獻的偉大成果。他說,那感覺就如同“一滴水珠匯入大海”。
在沒有發(fā)射任務的夜里,他會來到觀測站三樓的平臺,仰望滿天的繁星。他靜靜地凝視著,似乎已經忘記了周遭的一切。孟宴瑋相信,每當他的眼睛接收到一束來自浩瀚星空的微光,便感知到了那顆遙遠的星星。“它們中,一定有一束光來自我參與發(fā)射過的衛(wèi)星。”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