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IAU)宣稱,8月底“現(xiàn)身”的天體C/2019 Q4的確來自太陽系外,現(xiàn)在已擁有學名“2I/鮑里索夫”(Borisov)。這顆迄今發(fā)現(xiàn)的第二顆星際天體,引起了人們的無限遐想。
IAU在一份聲明中寫道:“這顆彗星的軌道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廣為人知,而且它的確是星際天體,這一點毋庸置疑。被命名為‘鮑里索夫’是為了紀念它的發(fā)現(xiàn)者——克里米亞天文學家愛好者根納季·鮑里索夫。”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這些我們對人類自身的“天問”,也恰恰是對這顆不知來處、不知歸途的“流浪”天體的疑問。
你是誰? 為何至今才有第二顆星際天體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浩淼宇宙的戲院里,各種天體你方唱罷我登場,演繹著一幕幕傳奇。自從上世紀90年代起,借助各種望遠鏡,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我們迄今只確認了兩位闖入太陽系的“天外飛仙”。
第一位就是2017年10月在太陽系“大鬧一場”,然后離去的“1I/奧陌陌”。但它在我們的視野中僅僅停留了兩個月,就絕情而去,留給我們無數(shù)待解的謎團。比如,它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么?是外星人派遣來的星際飛船還是一顆小行星?鑒于這顆天體目前已經(jīng)無法觀測到,對我們來說,其“廬山真面目”或許會成為一個永恒的謎團。
時隔2年,在人類對奧陌陌的新鮮感即將過去之時,“2I/鮑里索夫”又悍然闖入人類的視野,再次激起人們對這類星際天體的熱情。
為何直到現(xiàn)在,人類才發(fā)現(xiàn)兩個星際天體呢?是原本就很稀少還是我們的觀測水平有限?
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周禮勇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這種星際天體應該比較稀少,否則,我們怎么直到現(xiàn)在才看見兩顆呢?”
但周禮勇同時也指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就看到兩顆,這是否暗示著其實這類天體并不‘稀少’?不過這就有待將來更多的觀測和發(fā)現(xiàn)才能確定了?!?/p>
美國趣味科學網(wǎng)站在10月16日的報道中指出,有研究表明,實際上在任何時候都可能有數(shù)千名神秘“游客”穿越我們周圍,但大多數(shù)亮度不足,因此當前可用的技術無法探測到它們的存在。
你從哪里來? 能否揭示系外生命的秘密
IAU目前已經(jīng)通過“2I/鮑里索夫”的運行軌道,證實它是一顆星際彗星。
周禮勇說:“判斷一個天體是否來自太陽系之外,最好的辦法是看它的軌道——如果軌道是橢圓,即使是非常扁以至于接近于拋物線的橢圓,那么它一般就是太陽系原有的天體。因為橢圓軌道是一個封閉的軌道,它不可能存在一個太陽系之外的源頭。當然,我們這里說的軌道形狀都是指該天體相對于太陽運動的軌道。如果不是橢圓,而是雙曲線,那么它極有可能就是來自太陽系外?!?/p>
據(jù)英國廣播公司(BBC)9月中旬報道,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艾倫·菲茨西蒙斯稱,這顆彗星具有高偏心軌道。3.2的巨大軌道偏心率(太陽系中行星、小行星和彗星的軌道偏心率大多都在0和1之間)和每秒超過30公里的超快速度都表明它起源于另一顆恒星周圍。
周禮勇繼續(xù)解釋說:“確定了這個天體的軌道之后,反向推過去,原則上是可以確定這個天體來的方向。但是,太陽系、銀河系都在運動,而且速度都不慢。即便我們確定了它來的方向,也很難追到它究竟是來自哪顆恒星附近?!?/p>
那么,在它與人類短短的交會過程中,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周禮勇說:“這個星際天體能為我們提供哪些信息,取決于我們究竟能對它做出怎樣的觀測。目前而言,第一顆星際天體奧陌陌已經(jīng)一閃而過,所獲得的觀測數(shù)據(jù)較少。這個天體顯示出彗星活動的特征,在靠近太陽時因為太陽的輻射,其表面有活躍的氣體或塵埃噴發(fā),給天文學家們提供了極好的機會,可以分析它的物質組成和形態(tài)?!?/p>
BBC的報道指出,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太陽系內的彗星可能在早期地球上播下一些有機分子的種子,從而在生命起源中發(fā)揮了一定作用。如果在來自另一個恒星系統(tǒng)的彗星上發(fā)現(xiàn)這些有機分子,這可能意味著系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大。
周禮勇也認為:“無論是什么樣的發(fā)現(xiàn),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因為它是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將它與太陽系的天體相比,可以說明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陽系是否獨特的問題?!?/p>
你要往哪里去? 我們能否來一次“親密接觸”
目前的結果表明,12月7日這顆彗星將掠過太陽,彼時其與太陽的距離將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兩倍(約3億公里),這顆彗星只能在南半球看到;而在今年12月到明年1月期間,從地球上最容易看到這顆彗星,直到2020年年底,科學家都可以對其進行觀測。
那么,這么珍貴的一個天體,我們可以對其進行攔截嗎?
周禮勇對此持否定意見,他說:“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是雙曲線軌道,基本注定是突然出現(xiàn),然后一去不復返。所以要發(fā)射航天器去抵近觀測甚至在其表面著陸是極其困難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沒有時間規(guī)劃任務;二是臨時發(fā)射需要極大推力的運載火箭,代價十分高昂。”
周禮勇繼續(xù)說:“以造訪67P彗星的歐洲空間局‘羅塞塔’計劃為例,任務前期規(guī)劃十年,衛(wèi)星發(fā)射之后飛行十年,總計二十年的時間才實現(xiàn)與彗星的近距離接觸。”
不過,周禮勇也滿懷憧憬地說到:“鑒于研究這樣的天體科學意義極其重大,也說不準哪天會有人愿意投入巨款,如果成功,一定名垂青史。此外,如果人類的運氣特別特別好,將來有一顆星際天體跑進太陽系的時候被大行星的引力減速進而成為繞行太陽的天體,這樣的‘星際訪客’一定會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香餑餑’。”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盡管這些天體與人類之間僅有短暫的相處時間,但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必將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了解這些星際天體,歸根到底也是為了了解人類自身。
相關鏈接
首位太陽系訪客奧陌陌
2017年10月19日,位于美國夏威夷的全景觀測望遠鏡和泛恒星系統(tǒng)1號,觀測到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造訪太陽系的星際物體。同年11月,它被命名為“1I/2017U1”,也就是人們熟知的奧陌陌。
奧陌陌的直徑在百米左右,呈雪茄狀,顏色偏紅。從它被發(fā)現(xiàn)開始,天文學家便對其進行觀測研究,但它只留給我們2個月的“黃金時間”,在12月中旬左右,它就變得太暗以至于地球上最靈敏的望遠鏡也難以再進行觀測。
短暫的驚鴻一瞥,我們并沒有收獲足夠的觀測數(shù)據(jù),奧陌陌帶著我們的遺憾一去不復返。(記者 劉 霞)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