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一個毛南族村莊的脫貧與新生
2020-01-23 16:20:3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南寧1月23日電 題:一個毛南族村莊的脫貧與新生

  新華社記者黃浩銘、陳一帆

  春節(jié)即將到來,在廣西環(huán)江毛南族自治縣下南鄉(xiāng)中南村南昌屯一幢別具民族特色的3層樓內,村民譚懷克正忙著粉刷墻,這是今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xiāng)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今年存了一些錢,打算把房子裝修一下,新年要有新氣象?!弊T懷克說,2016年以前,他們一家三口人和母親、哥哥兩人擠在泥瓦房里,冬天透風、雨天漏水。自從危房改造后,他們搬進了這棟3層的新房里。

  譚懷克所在的中南村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其中,南昌屯有95戶326人,大部分為毛南族。走進南昌屯,只見一幢幢嶄新樓房依山而建,青磚白縫的外墻,騎樓式的下廊,古樸的窗欄……這些頗有詩意的建筑群,在綠樹的映襯下有著別樣的韻味。在其間,蜿蜒曲折的大理石小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前,太陽能路燈佇立在路旁。

  5年前,這里還是另外一番景象。大小不一的水塘雜亂分布在村子周圍,凌亂的菜地穿插其間。村里大部分房子是簡陋的瓦房,有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部分墻面已經坍塌。

  近年來,為保護和發(fā)揚毛南族文化,當地政府在保留原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礎上,整合各項資金1000多萬元,對南昌屯進行風貌改造。如今的南昌屯是毛南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分龍節(jié)活動的主會場之一,吸引著各地的游客前來感受毛南族文化。

  “新房子建起來,生活更有奔頭?!弊T懷克笑著說,他在廣東務工,妻子在本地務工,家里還種植水稻、種桑養(yǎng)蠶,去年收入接近3萬元。

  中南村干部譚清泉介紹,2016年南昌屯建檔立卡貧困戶13戶39人,目前只剩2戶7人未脫貧。

  翻過一座山頭,在另一個毛南族聚居地松崖屯,53歲的村民譚承章正忙著把自己養(yǎng)殖的100多只土雞裝車運到縣城。今年是他脫貧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他要用賣土雞賺到的錢添置一些家具,放到自己的新家。

  2008年,譚承章的妻子因病去世后,他一人撫養(yǎng)3個女兒,日子過得舉步維艱。那時候,一家4口住在一間86平方米的老磚房里,女兒年幼,家里只有他一個勞動力,種的4畝地只夠勉強糊口,收入來源主要靠他外出打零工。

  “以前收完稻谷就出去打零工,一去就是兩、三個月,非常不穩(wěn)定,工資很低,一天只賺80元,常常沒有活,一個月都做不了20天?!弊T承章說。

  2015年,他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幫扶干部的幫助下,他開始發(fā)展養(yǎng)雞業(yè)。4年過去,從最初養(yǎng)8只雞發(fā)展到2019年的400多只,他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臨近春節(jié),買雞的人很多。到現在已經賣了300多只了,賺了1萬元左右,這是最后一批?!弊T承章說。

  2018年,譚承章也告別了從前的老房子,搬進位于環(huán)江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qū)。100平方米的房子,有3個房間。他的3個女兒也分別上了大學或中專,他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過完年,我要給雞舍拉上電,還要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再養(yǎng)一些兔子。脫貧只是開始,我們的日子會過得越來越好。”夕陽余暉下,譚承章看著遠處的雞舍,堅定地說。

+1
【糾錯】 責任編輯: 張樵蘇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大連:花燈扮靚金石灘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守好鐵路線 春運保平安
“00后”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00后”乘務員的首個春運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清高宗乾隆皇帝展”亮相鄭州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5497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