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假新聞也隨情境變化衍生出新的變種。其中,有旅游博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照片被移接成“廣州女毒王”,在網(wǎng)絡上被大量轉發(fā);也有營銷號被曝為吸引流量炮制數(shù)百篇“疫情下的××太難了”雷同文章。假新聞制造者利用人們的獵奇心理和信息不對稱,販賣、觸發(fā)社會焦慮和恐慌,給社會秩序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仔細分析疫情期間的假新聞,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不少以受眾情緒為“杠桿”,通過觸發(fā)情緒進行病毒式傳播,從而實現(xiàn)眼球經(jīng)濟背景下的商業(yè)目的。令人遺憾的是,這種利用傳播學規(guī)律的做法,往往十分有效。
首先,訴諸情緒能夠減少受眾核實信息來源、質疑新聞真實性的動力,客觀上降低了假新聞傳播的成本和阻力。一些假新聞看似在陳述“事實”,可是無論是在表達方式還是內容選取上,都被嵌入了一種觀點傾向,也刻意挑動著某些特定情緒。正如安妮·杜克在《對賭》一書中所說:一些信念一旦被確立,就很難去除。已經(jīng)得到強化的情緒和信念會使我們選擇性接受新聞,而較少去質疑證據(jù)的有效性。
比如,在郭某鵬等一些隱瞞接觸史的真實案例被報道后,公眾已經(jīng)形成了對此類不負責行為的擔憂和憤怒情緒。此后不少“毒王”假新聞與真假信息拼湊而成,迎合和激發(fā)著此類情緒。
與平時相比,人們在疫情期間的情緒本來就有較大波動。焦慮、恐懼、憤怒等負面情緒很容易被不法者利用和消費。社會上固然存在少數(shù)不負責的疫情擴散行為,但是,假新聞的炮制和傳播將個例普遍化,引發(fā)了不必要的恐慌和對立情緒。
與此同時,隨著受眾越來越多地從社交媒體上獲取新聞,人們在接受信息本身的同時,往往會伴有社交“好友”轉發(fā)時的評論,從而影響了自身對新聞的獨立判斷力。此時,受眾很容易身陷“朋友圈幻覺”之中,被較為同質化的群體性情緒感染,降低對假新聞的警惕。
以情緒為“杠桿”的可怕之處還在于:與專業(yè)平衡的新聞報道相比,它們有時更容易激發(fā)受眾轉發(fā)、評論的沖動,從而擴大了假新聞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正如媒體人周軼君所說:與平衡的聲音相比,反而是越偏激的聲音跑得越快,因為它會引起情緒,而社交媒體的本質,就是傳播一種情緒。數(shù)據(jù)上的“好看”,也使“標題黨”“假新聞”顯得有利可圖,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回顧歷史,我們可能會失望地發(fā)現(xiàn):假新聞就像是一種久治不愈的“疑難雜癥”,它會隨著技術和平臺的變化而不斷迭代,對它的治理似乎難以畢其功于一役。不過,盡管表現(xiàn)形式千變萬化,假新聞對于受眾心理和情緒的利用機制卻并無大的差別。隨著假新聞“騙術”更加復雜和隱蔽,要想更有效地與其斗智斗勇,就需要社會各方從其制造和傳播機制入手,合力應對。
一方面,要進一步壓實平臺責任,靈活、及時地予以審核,建立事實核查和辟謠平臺,減少虛假消息的誤導。另一方面,也要依法嚴格監(jiān)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使假新聞不因“制造成本”過低而泛濫。
面對假新聞制造者為人們“量身定制”的情緒“病毒”,受眾也有必要加固自身的心理防線。盡管要求受眾事事都去核查并不現(xiàn)實,但還是可以從識別典型的套路入手,培養(yǎng)對各類新聞的合理質疑能力。比如,在接收一條內容聳動、引起強烈轉發(fā)沖動的信息時,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我的情緒是不是被利用了? (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