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重磅聲音 | 中美經貿磋商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
2019-02-17 20:10:44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2月15日,第六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北京釣魚臺落下帷幕。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帶領各自團隊,在此前華盛頓磋商的基礎上,展開了新一輪的磋商。

  >>中美經貿磋商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

  兩天時間里,雙方認真落實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共識,對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服務業(yè)、農業(yè)、貿易平衡、實施機制等共同關注的議題以及中方關切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并就雙邊經貿問題諒解備忘錄進行了具體磋商。

  下周,雙方還將在華盛頓繼續(xù)進行磋商。

  事實上,從去年12月1日中美元首會晤之后,特別是去年12月下旬開始,雙方接觸頻率越來越高,美方派出的團隊陣容也越來越大。上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是1月31日也就是中國春節(jié)前在華盛頓結束的。而春節(jié)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美方談判團隊就來到北京,開啟了這一輪的磋商。從華盛頓到北京,如此密切頻繁的互動與溝通,只能說明一件事:雙方都在盡最大努力,推動落實中美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重要共識,推動事情向著互利共贏的方向發(fā)展。

  在IMF前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看來,談就是好事。

  IMF前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 朱民:貿易談判有很多細節(jié),我們會形成一些成果,達成一些協(xié)議,這個應該是雙方都在努力。但是也會有分歧,我覺得這個也沒有關系。貿易永遠是在談判,談就是好事。美方也越來越覺得需要通過談判解決這個問題,所以雙方談的過程越來越密切,這就是好事。

  毫無疑問,本輪磋商是近一年中美博弈你來我往中最重要的一次。雙方都很重視,壓力都不小,也都希望取得突破。14日晚,談判雙方通宵達旦工作,為了各自的國家利益,雙方的工作團隊都表現(xiàn)出極強的勤奮、專注和專業(yè)性。

  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在雙方磋商結束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這是自去年三月份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會見美方貿易談判代表。這無疑傳遞出非常積極的信號:中美雙方在華盛頓磋商的基礎上,朝著最終解決貿易爭端又前進了一步。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這一次我們中美雙方的經貿磋商團隊,也是進一步落實兩國領導人的共識,進一步地朝著這個共識的方向前進。

  奧爾布賴特石橋集團高級顧問 季瑞達:這是個很好的信號。此前特朗普總統(tǒng)在美國接待了中方副總理。從目前雙方政府表現(xiàn)來看,都在努力達成協(xié)議。

  >>尋找最大公約數(shù)

  求同存異,可以說是中美兩國在解決雙邊問題上的一個基本共識。

  習近平主席15日在會見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時指出:“我多次講過,中美兩國誰也離不開誰,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合作是最好的選擇。對于雙方經貿分歧和摩擦問題,我們愿意采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決,推動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協(xié)議。當然,合作是有原則的。”

  中國美國商會新任主席夏尊恩用美式足球和英式足球來比喻中美兩國經濟的不同。在他看來,如果對彼此的規(guī)則不熟悉,就會有人受傷。而好的解決之道就是尋找和制訂適合雙方的規(guī)則。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 夏尊恩:兩種足球都很好,但打法不同。中國和美國對規(guī)則有不同的理解,這造成了很多問題。我們必須想辦法,或者把規(guī)則在某些方面制訂得更清楚,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調整。如果雙方能解決爭議,不再有影響雙方經貿關系的因素,那世界經濟會從中獲益。如果能達成這樣的協(xié)議,那股票市場和制定戰(zhàn)略的公司,都會輕松些。

  而在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看來,多輪磋商下來,雖說共識比以前更多了,分歧比以前縮小了,但矛盾依然存在。通過幾次談判來解決世界上前兩大經濟體的貿易爭端,這并不現(xiàn)實。

  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 梁明:你比如說在一些結構性的問題上,我們中美雙方的確還有一些有分歧的地方,這個可能也是我們下一步中美雙方共同需要去協(xié)商去解決的一些問題。可能下一步,我們還是要尋找中美雙方的一個最大的公約數(shù),尋找利益的共同點,通過這些磋商來進一步地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fā)展。

  >>關鍵在辦好自己的事情

  當然,事情正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持續(xù)了近一年的中美貿易摩擦,讓世界的不確定性加大。朱民在日前撰寫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在達沃斯20年,從沒見過達沃斯是如此焦慮和不安。美中貿易摩擦占據了會議各個議題。”焦慮和不安,讓全世界的企業(yè)家捂緊了自己的錢包。2018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FDI)已經從2017年的1.47萬億美元降到1.2萬億美元,下降了18%。同樣的不確定性也給轉型中的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但在亞洲開發(fā)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部主任李旻洙看來,中國失無可失。

  亞洲開發(fā)銀行駐中國代表處經濟部主任 李旻洙:貿易摩擦對中國來說既有消極影響又有積極影響,但是哪種影響更加深刻,我認為要從長遠來看。關稅的變化通常都是短期的,而且從長遠來看,影響有限。從長遠來看可以推動中國的進一步擴大開放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漸解決中國的一些問題,這對中國來說是一次機會,中國有一句諺語叫“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你接納了挑戰(zhàn),但是你也可以把它轉化成機會。這次經歷給中國上了一課,其實中國失無可失。

  現(xiàn)實總有歷史的蹤跡可循。日本著名經營學家、管理學大師大前研一去年底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就談到,自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日本是與美國在貿易摩擦爭端上延續(xù)時間最長、交手次數(shù)最多的國家。從最早的纖維服裝、木板鞋類、到鋼鐵輪胎、電視汽車乃至電信半導體,幾乎每一類貿易戰(zhàn)看似都以日本退讓妥協(xié)而結束,但實際上帶給日本無數(shù)的益處,打造出日本制造的產品越來越好,加工貿易越來越全球化,日本的市場經濟越來越完善。

  事實上,對于中美之間存在分歧的一些結構性問題,譬如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等問題,翻看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十九大報告,就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內容,原本就是中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題中應有之義,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不斷提升綜合國力的不二選擇,而并非應對外部壓力的一時之舉。

  對于磋商結果,如果站在更長的時間軸線上看,今天的結果無論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再大的風雨,辦好自己的事。正如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盧邁說的那樣,中國在走自己的路,這個路是一定能走下去的。

  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盧邁:減少不確定性,大家都是特別期待的,但是說談成最后的結果,那么需要一個過程。總之路還很長,但是中國在走自己的路,這個路是一定能走下去的,一定能夠讓人們看見光明前景的。(央視記者 肖振生 張勤 劉穎 丁雅妮 孫艷 張道峰 鄭天皓 戈曉威 朱赫 李子國 王海東 熊偉)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頔
重磅聲音 | 中美經貿磋商就主要問題達成原則共識-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7681124126578